摘要:
指出在网络时代,包括“阿拉伯之春”“香港占中”的社会运动,是属于“熟悉互联网、要求和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区一样享有基本民主权利的年轻一代”。本文从青年社会运动史、青年心理的特点出发,指出,中老年人应全力协助民运组织的青年支部、青年组织的建设,同时给予年青人更多的自主决策、自主活动。
我从你们少年人中要兴起先知,…这是耶和华说的。—————–圣经:阿摩司书2:11
少年智则国智,…少年自由则国自由,少年进步则国进步…——-梁启超
自二战以后,世界各洲的青年学生(如南美、非洲),蜂拥到美、英、法等先进西方国家留学,他们不但学习了先进的科技知识,也带回了人权、自由和民主的思想。
经过一段时间后,学生们不再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,他们认为应听从尊敬的、有专业知识的教授教诲[1]。逐渐地,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南美、非洲和亚洲各国。
今天,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留学生生源国(包括众高官子女),中国留学生总数已经超过300多万(2013年总数超过45万),所以,在中国实现人权、自由和民主,是迟早的事。
一、青年学生的部分社会运动史
50-60年代,在美国的民权运动[2],是非裔美国人争取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。一些新组织的年轻领导者们,如“学生非暴力合作委员会”和种族平等联合会,倾向于保持相对匿名,集中力量建立有效组织,强调事业的重要性。他们提倡积极的战略,如游行、静坐、自由乘坐公共汽车和群众示威等。这些活动吸引了媒体的广泛注意,获得了广泛支持。
最著名的青年领袖,是极富魅力的、25岁青年牧师马丁.路德.金,他凭借慷慨激昂的演说和为民权运动献身的精神,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。
1989年,以大学生为主体的64学运,虽然遭到中共屠杀镇压,却改变了世界的版图,直接促使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达到高潮:在东欧、南美和前苏联等,先后出现了30多个民主国家,如波兰(在六四屠杀数小时后迅速实现)、智利(1989年12月)。今天,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,大多得到了改善,如智利是南美繁荣稳定、腐败较低、教育发达等。
2000年代,中亚各国的颜色革命,参与者们拥护民主、普世价值等,以和平和非暴力的方式,成功地使政权变更,颜色革命还向中东等地区蔓延。许多运动直接由学生和反对派政治人物共同发起,如2007年缅甸的“番红花革命”(后来千上万名、穿番红色袈裟的和尚加入)。
2010年代,中东“阿拉伯之春”的系列社会运动[3],是以“民主”“经济”等为主题,大多采取网络串连和公开示威游行。 “阿拉伯之春”如潮水般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,稳坐江山数十年之久的政治强人和独裁者,如多米诺骨牌般地倒下,如利比亚的卡扎非。
2014年香港的雨伞运动,是争取符合国际公约的双普选。少、青、中、老的完美组合,即学民思潮、学联、占中三子、泛民五老,是撑起港人占中运动的四大团体,分别由中学生、大学生、中年知识分子、泛民组成。
“占中”非暴力思想,虽然由占中三子有效地宣传、启蒙,但后来学民、学联的青少年运动,与中年、老年相比,有更多的热情积极参与,且在许多方面成效更佳。
从中东的“阿拉伯之春”和香港的雨伞运动,可知:在网络时代,现在的社会运动,包括“阿拉伯之春”,是属于“谙熟互联网、要求和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区一样享有基本民主权利的年轻一代”。
二、从(社会)心理学看青年人
儿童心理学创始人斯坦利·豪认为,青少年充满着“道德理想主义、骑士精神、宗教热情”。
(社会)心理学家经过大量调查后发现:
(1)亚文化[4]:学校在教育学生时,试图给学生灌输忠诚,要服从权威,甚至是屈从。然而学生们通常会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亚文化,这是学生们对学校科层设置的直接反应;或遭遇了共同的经历和问题,如代沟(代际文化的差异)。如美国50年代摇滚乐,是青年对老年人保守的直接反应。
(2)挑战[4]:学生越接近毕业,越乐于接受自由主义。年青人更能敏锐地、强烈地感受到现实社会的不公,更服从于情绪和情感的力量,反抗不合理的权威角色,更乐于直接地表达对现存法律和秩序的不满。如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和“学生非暴力合作委员会”等。
(3)态度[5]:年轻时期(15-25周岁)易于改变态度;因此,应对年轻人加以指导,如加入的组织、关注的媒体、扮演的角色等。
(4)政治兴趣[4]:中学时,政治兴趣和参与度上升;青年时代逐渐下降;成熟期又迅速、持续地提高;退休后再下降。在正常状态下,因工作和组建新家庭的压力,30岁左右的青年人,对政治冷漠的比例最高。
(5)同质性[5]:喜欢在年龄、性别、信念、观点等相近的人互动。所以年轻人喜欢与年轻人互动。比如美国人组建“学生非暴力合作委员会”等。
三、全力协助青年组织的建设
从青年学生的社会运动史(第一节)、青年的心理特点(第二节),中老年人就应全力支持青年组织的建设。
如何支持?
从某方面说,可以从老中青年人的特点出发,在代际之间加强合作。在统计上,老中青的特点如下:
(1) 老年人:优点,资源多(如在人脉、经济、知识方面),且长于“深思”[7];
缺点:熟悉旧事物,无视新情况,趋于保守。
(2) 中年人:优点,资源多(如上);
缺点:有工作压力和养家压力;
(3) 青年人:优点,善于学习、善长网络,纯洁灵活,富于创造和想象,敏锐果敢、长于猛干;如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次、google和facebook的创始人,当时都是大学生。
缺点,不易守成,有时行事轻率;
因此,中老年人,鼓励年青人自己成立组织,或成立青年组织分枝,尽可能地提供各种资源,鼓励、支持、协助年青人参加更多的政治活动,同时给予年青人更多的自主决策、自主活动,其中包括网站的建设等。
而青年人在网传信息交流方面[6],有压到性的优势,因此年青人可以教中老年人翻墙,帮助制作网页。
香港雨伞运动、台湾太阳伞运动等青年社会运动史告诉我们,在许多地方,青年人比中老年人,优势更明显。
少年人哪,…因为你们刚强,神的道常存在你们心里,你们也胜了那恶者。――― 圣经:约翰一书2:14
2015年1月11日,王衡庚于墨尔本
参考文献
[1] 全球通史,斯塔夫里阿诺斯
[2] 美国民权运动,维基。
[3] 阿拉伯之春,维基
[4] 社会学,戴维斯
[5] 社会心理学,戴维.波普诺
[6] 第四波民主化的背景与意义,巨克毅,全球政治评论,第三十四期(2011)No.34
[7] 培根《论人生》, 论青年与老年
Be the first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