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.7, 充满“血和泪”的大逃港与中国柏林墙

1. 逃港潮

逃港潮(即逃亡至香港人潮),香港又叫偷渡潮,是指在1950-1997,大量中国大陆人,冒九死一生的风险,偷渡到当时的英属殖民地香港。

在世界史,香港偷渡潮是冷战的一部份,国际社会称深圳河为中国柏林墙,是共产主义地区人民逃往资本主义地区。

《大逃港》作者陈秉安调查统计,1949年-1979年,30年内大陆约有250万逃港者。

《偷渡香港》作者陈通教授,根据亲身逃亡经历和调查统计,指出最保守估计:约200万逃港者,300多万人死在路上,2000多万人加入大军。

现今720万香港居民中,逃港者及其后代至少有200多万。现在香港近50%的富豪,是逃港者。

1950年,逃港的主要是地主、资本家和国民党党员;

1956-1957,由于农村合作化与反右运动,逃港的主要是贫下中农、农村干部和知识分子。

1960年,大跃进引发了大饥荒,许多广东饥民逃到香港。

1962年的大逃港,日均5000人,1个月便是15万人。

当时香港边境的宝安县,全部属于边境禁区,任何陌生人都要被搜身,一旦发现干粮或浮具(如游泳圈、自行车轮胎内胆)等,立刻用麻绳捆绑被收容。因此多数未到深圳已被民兵抓捕。

这是充满“血和泪”的逃亡。逃港者要面对鲨鱼、边防士兵的狼狗狂咬和开枪射杀;逃亡未遂的,可能被抓捕、毒打、批斗、关押、劳教、劳改、被枪毙、被饿死或自杀。

逃亡成功的获得了香港的身份证,他们为香港成为“亚洲四小龙”,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因为逃港者经历了中共领导下的饥荒、政治斗争,因此不少人恐共、反共、厌共。加上香港楼价高企,不少中产在64事件、97回归前大量移民海外。

当年的逃港者现今已是长者,有不少希望建造逃港遇难者纪念碑,以免后世忘却。

2. 德国柏林墙

东西德柏林墙,始建于1961813,全长155公里。其目的是阻止东德居民逃往西柏林。

柏林墙是全球冷战的标志性建筑,也是共产专制铁幕的一个象征符号。

1990103,东德瓦解,两德统一,柏林墙拆除,冷战结束。

柏林墙修建之前,约有250万东德人逃离东德。

柏林墙修建后(1961-1989),约8000-9000东德人尝试翻越柏林墙逃往西德,其中5043人成功,3221人被捕,260人受伤,死亡人数在136245人之间。

(文章来源,基本整理自维基)

 

          2014726,王衡庚于悉尼

 

 

About cdcparty 115 Articles
China Democracy Constitution Party

Be the first to commen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
*